![]() | 區劃代碼 | 面積 | 簡介 |
東城街道 | 441900003 | 110km2 | 東城區原名附城區(2000年改今名),是市區四個區之一,面積1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2萬多,外來人口28萬多。處于穗深經濟走廊的黃金段,地理位置優…[詳細] |
南城街道 | 441900004 | 59km2 | 南城區轄區面積59平方公里,下轄17個社區居委會,常住人口4.7萬,外來人口10.16萬,是東莞的新城市中心和政治、經濟、商貿、文化中心。
南城區地…[詳細] |
萬江街道 | 441900005 | 50.5km2 | 萬江是一座古老的城鎮,古往今來一直為交通要塞和商家云集之地!
萬江區位為東莞市中部,處于珠三角東線經濟的中段,地理位置優越,水陸交通發達。面積50.…[詳細] |
莞城街道 | 441900006 | 13.5km2 | 莞城區面積13.5平方公里,人口15.2萬人,從唐朝至德二年至今已有近1250多年歷史。莞城作為東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一千二百多年來旗峰莞水積聚了深厚…[詳細] |
石碣鎮 | 441900101 | 36km2 | 石碣鎮地處廣深走廊中間和東莞市北面,與市區隔江相望,是明末民族英雄袁崇煥的故鄉,被國畫大師關山月譽為“東江之珠”。全鎮總面積36平方公里,下轄15個村…[詳細] |
石龍鎮 | 441900102 | 亙古美麗的東江迤邐而下的北干流與南支流交匯一處,形成一河三埠的風水寶地——石龍
石龍北靠廣州,南臨深圳,毗鄰香港,距廣州69公里,深圳78公里,歷來…[詳細] | |
茶山鎮 | 441900103 | 56.6km2 | 茶山鎮位于東莞市中北部,座落在東江支流寒溪河畔,距市區10公里,下轄16個村民委員會和1個居民委員會。全鎮面積56.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15萬人,其…[詳細] |
石排鎮 | 441900104 | 56km2 | 石排鎮位于東莞市東北部,東江中下游南岸,獨享東江岸線15公里,西距東莞市區20公里、廣州50公里,南往深圳70公里,北與惠州市博羅縣隔江相望。全鎮面積…[詳細] |
企石鎮 | 441900105 | 51km2 | 企石鎮位于東莞市東北部的東江河畔,擁有豐富的河水資源,給全市
三分之一的地區提供優質的日常用水。全鎮面積51平方公里,下轄19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詳細] |
橫瀝鎮 | 441900106 | 50km2 | 橫瀝鎮位于東莞市東部,總面積50平方公里,下轄17個村(社區),戶籍人口3.5萬人,外來人口約17萬,總人口20多萬。橫瀝鎮地處穗、深、港經濟走廊腹地…[詳細] |
橋頭鎮 | 441900107 | 56km2 | 橋頭鎮地處中國最發達的南部沿海經濟帶和亞洲著名的惠、莞、深、港經濟走廊,位于東莞市東北部,處在東經113°60′28″、北緯22°58′38″之間。橋…[詳細] |
謝崗鎮 | 441900108 | 103km2 | 謝崗鎮位于東莞市最東端,是東莞市的“東大門”,接壤惠州,毗鄰深圳,與清溪、樟木頭、常平、橋頭四鎮相接,全鎮土地面積103平方公里,南部為山區,北部為平…[詳細] |
東坑鎮 | 441900109 | 27.5km2 | 東坑鎮位于廣東省東莞市中部,地處穗、深、港經濟走廊,公路網絡完善,北距廣州70公里,南至深圳特區60公里,距東莞火車站5公里,距香港90公里。東、南、…[詳細] |
常平鎮 | 441900110 | 108km2 | 常平鎮是東莞東部經濟中心,廣東省中心鎮。全鎮面積108平方公里,下轄32個村(居)委會,戶籍人口7.1萬,總人口50余萬。2008年全鎮生產總值144…[詳細] |
寮步鎮 | 441900111 | 71.15km2 | 寮步鎮地處中國大陸經濟最發達的珠江三角洲地區,位于東莞市中部,是東莞的地理幾何中心,毗鄰市區,與松山湖高新科技產業園相依伴,是穗港經濟走廊的中樞,區位…[詳細] |
樟木頭鎮 | 441900112 | 118.8km2 | 樟木頭鎮總面積118.8平方公里,位于廣東省東莞市東南部,地處廣州、深圳、惠州、東莞四市的中心地帶,省道莞惠、東深公路在此交匯,惠常、莞從高速從轄區內…[詳細] |
大朗鎮 | 441900113 | 118km2 | 大朗鎮是廣東省中心鎮,位于東莞市中南部,面積118平方公里,轄28個社區(村),戶籍人口6.8萬人,流動人口40多萬人。大朗在農業年代素有“中國荔枝之…[詳細] |
黃江鎮 | 441900114 | 98km2 | 黃江鎮地處粵港經濟走廊的腹地,交通發達,西距廣州80公里,南至香港60公里,北離京九鐵路東莞站6公里,驅車往深圳國際機場和福永客運碼頭僅48公里,40…[詳細] |
清溪鎮 | 441900115 | 143km2 | 清溪鎮位于廣東省東莞市的東南部,毗鄰港澳,與深圳、惠州兩市接壤。面積143平方公里,生態環境優美,城鎮配套設施完善。先后被定為"國家社會發展綜合實驗區…[詳細] |
塘廈鎮 | 441900116 | 128km2 | 塘廈鎮位于東莞市東南部,東連清溪鎮,西鄰黃江鎮,北接樟木頭鎮,南與鳳崗鎮和深圳市觀瀾街道接壤,莞深高速、龍林高速、東深公路貫穿而過,是東莞東南部的交通…[詳細] |
鳳崗鎮 | 441900117 | 82.5km2 | 鳳崗,古稱塘瀝洞。民國初期,因建鳳崗新圩,才確立鳳崗這個地名。
鳳崗鎮位于東莞市的東南部,北緯22°40′35″,東經114°6′42″。東南西三面…[詳細] |
大嶺山鎮 | 441900118 | 95km2 | 大嶺山鎮位于東莞市中南部,面積95平方公里,轄下23個村委會(社區),全鎮40多萬人,其中戶籍人口約4萬人。
大嶺山地處經濟活躍的珠三角黃金…[詳細] |
長安鎮 | 441900119 | 83km2 | 長安鎮位于廣東省東莞市最南端,東鄰深圳經濟特區,南臨珠江口,西連古塞虎門,北倚風景勝地蓮花山。廣深高速公路、107國道、C358省道橫貫而過,是廣州、…[詳細] |
虎門鎮 | 441900121 | 178.5km2 | 虎門位于珠江口東岸,面積178.5平方公里,下轄29個社區居民委員會,戶籍人口12.4萬人,常住人口超50萬人。作為南國重鎮,虎門的交通相當發達,水陸…[詳細] |
厚街鎮 | 441900122 | 126.15km2 | 厚街鎮始建于北宋徽宗宣和中期(公元1119—1125年),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相傳福建莆田王泰宦游至此定居,因選址“軍鋪”(隨軍眷屬圩場)后面,故…[詳細] |
沙田鎮 | 441900123 | 107km2 | 沙田鎮位于東莞市西南部珠江口東岸,面積107平方公里,人口20萬。沙田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網絡,地處廣、深、港經濟走廊的中部,位于珠三角的幾…[詳細] |
道滘鎮 | 441900124 | 54.41km2 | 道滘鎮位于東莞市西部,距離莞城9公里。廣深高速公路橫跨鎮區,有大型立交出入口,往廣州36公里,往深圳93公里。東江南支流貫穿鎮區,水陸交通非常便利。
…[詳細] |
洪梅鎮 | 441900125 | 33.5km2 | 洪梅鎮建鎮于1981年,位于東莞市西北部,毗鄰珠江口,地處粵港經濟走廊腹地。全鎮總面積33.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9.46平方公里,鎮內河涌交錯,由…[詳細] |
麻涌鎮 | 441900126 | 91km2 | 麻涌鎮位于珠江三角洲黃金腹地,廣州市與東莞市的交界處,東距東莞市區22公里,西距廣州市區29公里,與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一橋相通。全鎮總面積91平方公里…[詳細] |
望牛墩鎮 | 441900127 | 31.57km2 | 望牛墩鎮位于東莞市西部,始建于宋代,至今已有800多年歷史。這里土地肥沃,氣候適宜,交通發達,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全鎮總面積31.57平方公里,總…[詳細] |
中堂鎮 | 441900128 | 60km2 | 中堂鎮位于東莞市西北部,全鎮面積為60平方公里,下轄20個村(居)委會,常住人口近7萬人,外來人口5萬多人。地處穗港經濟走廊中間,107國道、廣園東快…[詳細] |
高埗鎮 | 441900129 | 34km2 | 高埗鎮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北緯23°05′—23°08′,東經113°45′,屬亞熱帶氣候,氣候溫和,四季長青,年平均氣溫為21.9℃。全鎮東西長約7.…[詳細] |
地名由來:東莞名稱的來歷主要有三種說法:一種是莞草說,認為莞地在廣州的東面,又盛產莞草,故稱東莞;一種是移民說,認為莞地早期的居民由山東東莞郡移民而來;還有一種是莞鹽說,認為莞地之前是東官鹽場,屬東官郡,莞地由東官諧音演變。
2023年4月,2023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出爐,東莞市位列第15名。
2023年3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公布全國公共就業創業服務示范城市創建名單,東莞市入選。
2023年2月,2022年中國地級市科技創新發展總指數排名發布,東莞市位列第4。
2023年2月,2022年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排名發布,東莞市位列第16。
2023年2月,工信部公布2022年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示范城市名單,東莞市上榜,特色優勢產業:1.農副食品加工業;2.造紙和紙制品業;3.紡織服裝、服飾業。
2023年1月,國家郵政局公布2022年全國快遞業務量城市排行榜,東莞市位列第6。
2022年,東莞市GDP總量為11200億元,位列2022年廣東省各大城市GDP排名第4位。
2022年12月,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全國綠色出行創建考核評價達標城市名單,東莞市上榜。
2022年11月,東莞市被確定為廣東省首批產教融合試點城市。
東莞市位于廣東省中南部,珠江口東岸,北距廣州50公里,南離深圳90公里,水路至香港47海里,至澳門48海里,是廣州與香港之間水陸交通的必經之地。全市陸地面積2465平方公里。1985年9月撤縣設市,1988年1月,東莞升格為不設縣的地級市,現下轄32個鎮區、594個村。有港澳臺同胞70多萬人,海外僑胞20多萬人,是著名的僑鄉。
東莞氣候溫和,物產豐富,年平均氣溫23.3攝氏度,年均降水量1614.5毫米。地勢自東往西傾斜,大部分為丘陵臺地和沖積平原,依山傍海,海岸線115.94公里。
東莞為嶺南古邑,有文物可考的歷史可追朔5000余年。150多年前,中國近代史開篇的虎門銷煙就發生在東莞?谷諔馉帟r期,這里是東江人民抗日根據地,萬千東莞兒女為民族獨立、國家富強而英勇戰斗,浴血捐軀。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光榮的革命傳統,使東莞成為南粵歷史文化名城。
東莞名勝古跡甚多,旅游資源豐富,是著名的旅游勝地。這里有中外聞名的銷煙池、沙角炮臺、威遠炮臺等鴉片戰爭古戰場遺址;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鴉片戰爭博物館和海戰博物館;有東莞博物館、鴉片戰爭博物館珍藏的鴉片戰爭文物乃至新石器時代以來的出土文物;有村頭遺址和仙鵝湖、金鰲洲塔;有廣東四大名圓之一的可圓,以及珠江口濱海秀色、稻海蕉林、荔紅荷香等迷人風景。
改革開放以來,東莞實施經濟國際化戰略,大力吸引外資,發展外向型經濟。二十年來,東莞的經濟以平均每年20%的增長率蓬勃發展,成為中國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2000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約488.00億元,出口總值達171.59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不含對外借款)16.47億美元。近年來,東莞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化,2000年三大產業結構比例為6.37:55.36:38.27。投資結構進一步側重于基礎設施建設、環保建設與高科技項目建設,以電腦資訊產品為主的高新科技產業已成為東莞市的支柱產業。
二十年來,東莞確立了基礎設施先行的發展戰略。全市已建成了包括公路、鐵路、內河、海上等多種運輸方式的交通網絡和現代通信、電力網絡。至2000年底,全市公路密度達102.17公里/百平方公里,電話普及率達108部/百人。在物質文明建設迅速發展的同時,東莞的精神文明建設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全市已普及高中教育體系,圖書館、博物館、電影院、電視臺、廣播電臺等文化設施日臻完善,醫療衛生保健網絡日益健全,群眾性體育活動蓬勃發展,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良風美俗進一步弘揚。
區劃:廣東省·東莞市 |